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案公布


“西安事变”中的顾祝同

2009-02-24 作者: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浙江档案局 浏览次数:

19361212 ,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一发生,中国共产党即通电全国主张和平解决。然而正当周恩来等人为“西安事变”的妥善解决而奔走活动时,南京国民政府却任命顾祝同为讨逆军西路军总司令(东路军总司令为刘峙)坚兵利甲,引满待发,准备讨伐张学良、杨虎城。

顾祝同(1891-1987),字墨三,江苏涟水县人,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1924年任黄埔军校战术教官兼管理部主任。后加入蒋介石的黄埔军校教导团,参加过第一、二次东征,很快脱颖而出成为黄埔八大金刚之一,逐渐成为国民党的顶梁之臣。

“西安事变”发生后,时任军政部长的何应钦召集在南京的中央委员及军政要人,举行了紧急会议。由何应钦报告西安事变的前后情形,他主张:张学良乱西安,劫持主帅,杀同志,逆迹昭彰。因此要兴兵讨逆,伸正义,纲纪,歼灭凶顽。全国军队由他调遣与指挥,成立讨逆总司令部,出兵潼关,轰炸西安。

宋美龄得知讨逆军的行动方案后,认为此命令的执行将会威胁到蒋介石的生命安全。她焦急万分,迅速约见顾祝同。顾祝同参加了宋美龄召集的黄埔系军官会议,宋要求他采取和平解决的办法,以保障蒋介石的安全,不要执行何应钦向西安进军的命令。顾祝同原来一直受到蒋介石的恩宠,但北伐时攻打蚌埠一战,由于指挥紊乱,战斗不力,使蒋介石对他改变了看法,转而扶持刘峙,顾祝同深感失落。现在蒋夫人亲自相求,顾祝同岂肯轻易放弃这个机会?他向蒋夫人立誓道“祝同对委座绝无异心……”

刘峙挥军急进之时,顾祝同借口不到职,始终稳坐南京,协助孔祥熙、宋子文策划和平营救蒋介石的活动,从未亲临前线。何应钦看到顾祝同的西路军一直借故延缓行动,对顾祝同脚踩两只船的狡猾对策十分不满。正想撤换新人时,张学良于1226日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到了南京,“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但张学良却被扣压。29日,何应钦的讨逆总司令部被蒋介石撤销,他的“代蒋之心”的美梦彻底破产。

由于顾祝同在事变中一切按照宋氏兄妹的旨意行事,事后不仅得到宋美龄的欢心,而且消除了蒋介石内心多年的猜疑,因此受到的青睐,马上任命他为总司令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

193715,顾祝同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主任,坐镇潼关,指挥陕北军事。他当面接受了蒋介石的命令,指挥第二、三、四、五集团军,对西安方面施加军事压力。

当顾祝同对西安形成三面合围态势时,杨虎城等东北军、十七路军将领仍坚决请求蒋介石撤退西进大军并释放张学良。蒋介石无奈,只有请张学良去电劝告杨虎城及各将领服从中央命令。在这样的形势下,顾祝同也频繁活动,给东北军、十七路军的将领去电、去函,进行劝说,企图实行政治瓦解。

在浙江省档案馆的特藏室中,保存着一封顾祝同在193719日写给东北军将领何柱国的信。何柱国(1898-1985),广西容县人。国民党陆军上将,东北军重要将领。“西安事变”前一天晚上,何柱国参加了张学良举行的秘密会议,事变中何柱国的骑兵第六旅参与抓蒋的行动。

此信写道:“为今之计,无论为任何方面打算,惟有速善其后,迅求安定,可立即结束现局。即所以保全一切,亦即所以补救一切也。……汉卿副司令之毅然赴京,其最后决心亦在力求事态缩小与全局安定,举国赞许。故中央派弟西来,力谋和平解决,以保国力。如何完成使命,端在我等之共策万全。古人所谓一念兴邦,与吾人之成功成仁,亦不外此高明。”表明了顾祝同以和平解决、稳定全局为由,实质上是想掩盖囚禁张学良、瓦解东北军的意图,同时也可从中看出顾祝同积极执行蒋介石命令的决心和行动。

122,蒋介石将陕事交顾祝同全权处理,杨虎城在张学良的劝说下同意派代表和顾祝同谈判。答应在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移防后,军事行动随即停止,并考虑释放张学良的问题。然而,蒋介石在全国人民面前失信了。4月,蒋介石正式给杨虎城以“革职留任”的处分,让他出国考察,杨于年底回国要求抗日,却被囚禁,19499月被杀害于重庆。张学良则被长期软禁,失去自由。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失去领袖,彻底解体。

“西安事变”使蒋介石蒙受耻辱,但对于顾祝同来说却是一个攀升的机遇,他凭借灵活、善变的手段,重新讨得蒋介石的欢心,成了的心腹,稳固了他在国民党高层的地位。

浙江省档案馆   封小平

2009224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