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展厅 > 文化遗产

渔用绳索结编织技艺


发布日期: 2018 - 10 - 2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浙江档案局


文化遗产渔用绳索结编织技艺

赵 翔/舟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嵊泗县黄龙乡在舟山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2007年6月,嵊泗县“渔用绳索结编织技艺”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年73岁的黄龙乡老人刘有九凭借一手打绳索结的技艺,成为“渔用绳索结编织技艺”项目传承人。当年黄龙乡被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命名为舟山市“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黄龙乡所在的黄龙岛古名深水山、元宝山、石刀山、黄陇山,自清光绪元年(1875)起北港属江苏省崇明县,南港属浙江省定海厅,因此有“小小黄龙脚踏江浙两省”之说。1951年北港并入黄龙乡、归属嵊泗县,从此黄龙岛结束了长达76年分属两省的历史。黄龙岛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岛上古迹奇石颇多,已开发的有元宝石、纶巾石(又名孔明帽)、神猴石、心字石、一指泉、荷花石、喜鹊石、元元门等20余处,其中元宝石为著名的天下奇石,上有清光绪时的“东海云龙”石刻;此外还有清光绪时的“勒石永遵碑”,刻字750个(正文),记载了清同治时期黄龙岛渔业生产情况。有数处摩崖石刻,如大岙西南海边石崖上刻有“瀚海风清”四个大字,系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明将陈梦斗率兵督汛上岛时所刻。

渔用绳索结简称“渔绳结”,是渔民在长期渔船作业、网具制作及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的绳结。渔绳结编织技艺产生于海岛的特殊环境和劳动生产条件下,以口述心传的方式流传于海岛各地,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创新。不同海岛地域渔民的海洋作业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使渔绳结种类逐步丰富完善,最多时达上百种。然而,现在由于渔业生产和海岛居民生活的方式改变,以及渔用工具、材料的发展变化,许多类型的绳结因长期不用而失传或濒临失传,现流传的和能挖掘的还有70多种。

渔用绳索结分为渔船生产绳结、渔网结和综合绳结三类。渔船生产绳结用于渔船内外生产劳动,有渔船结、船橹结、兜绳结、船缆结、货运结等;渔网绳结用于编织渔网、组装渔网、补网等;综合绳结是多种用途绳结,既可用于生产也可用于生活,在海岛流传甚广。

如今,在为数不多的老渔船上,偶尔会看到渔绳结的身影,它们扭曲成各种形状,将本身具有的柔韧性发挥到极致。船的帆布上有运转有序的绳索,渔网上有各处衔接的绳结,甚至渔民喝水的杯子都可以被一根细绳穿过杯柄固定在桅杆底部,绳结系的是活扣,喝水时拉着绳子的一头一抖就开。这种罕见的老手艺,真正堪称“绝活儿”。

渔用绳索结与渔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是渔民长年在海上恶劣自然环境下艰苦劳动的工具,也是渔民丰富想象和创新思维的产物,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渔用绳索结与海岛经济、文化和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

渔用绳索结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逐渐被赋予美的底蕴,它以多姿的形态,透射出一种朴质的美感。海岛岛民以其特有的审美观,用绳结来扮装自己的生活,用彩色的绳结作为服饰、挂饰,布置新房、庙堂等。渔绳结记录着某个时期海岛的历史和文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渔绳结的实用功能不断被弱化,或被人们用于日常装饰,或成为展厅里的陈列品供人观赏,只有少数渔绳结还应用于渔业生产中。与之相伴的是,越来越少的渔民会打结了,绳结技艺在逐渐消亡。这是由于渔业生产方式革新造成的。如,渔船改为机器动力后,摇橹时的橹辫结现在没有人使用了,系船用的系泊结也改成了更为坚固的铁链和挂钩;再如,以前有一种最常见的渔绳结,叫“五星碰头结”,当年这种结几乎所有的渔民都会打,打这种结是为了给船减震,而现在渔船都配有橡胶轮胎,“五星碰头结”的减震功能已经被橡胶轮胎代替了,能打这种结的渔民也寥寥无几了。

“渔用绳索结编织技艺”作为嵊泗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县档案馆高度重视,县档案馆将刘有九老人编织的108种渔绳结全部征集进馆,给每个结编上号并附上结的名称和用途,同时拍摄了照片,进行集中保存。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