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亚芬/湖州市吴兴区档案局
埭溪镇建镇于宋景德元年(1004),它历史悠久,是湖州建镇最早的集镇之一,也是吴兴五大古镇之一。埭溪镇位于湖州西南,靠近德清县,盛产竹、笋、茶、木等山货,是山货集散中心。埭溪镇“街道宽长,山货贸易骈集,茶笋时龙盛”“南北中山路,七十二村坊,山货贸易云集”。在山货贸易繁荣的年代,制杆秤的店铺在镇上随处可见,杆秤制作的从业者数量众多。如今随着电子秤的广泛使用,制杆秤业已大不如前,从业者日渐稀少。目前埭溪镇的张汉亮是为数不多的木杆秤制作传承人之一,其开设在埭溪镇茅坞街的制秤店仍在维持营业。
一
杆秤制作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在古代中国非常盛行,是利用杠杆平衡原理制作称重量的简易衡器。杆秤由木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锤、提绳、秤钩等组成,称量时根据被称物体的轻重,在秤杆上移动砣与砣绳以保持杆秤平衡,并根据平衡时砣绳所对应的星点读出被称物的质量示值。杆秤的结构简单、轻小、造价低廉、携带使用方便,但准确度不高。
吴兴区手工杆秤制秤技艺传承人张山泉祖籍在绍兴,祖辈自清朝中叶开始从事制秤行业。其父李云根,亦是当地有名的“秤仙”。20世纪30年代,16岁的张山泉来到埭溪古镇经营秤店,为埭溪镇唯一一家秤店。90年代,张家制秤第三代传人张汉亮从父亲张山泉手中接下这间手工秤铺后,20年多年来就在刨、磨、钻、刻中坚守着这门祖上传下来的老手艺。张汉亮也许是浙北“最后一代手工秤匠”了。
二
手工制秤是一门很精细的工艺,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秤的精确度,道道工序容不得半点马虎。虽然现在手工制秤生意远不如从前,一个月也卖不掉一两杆秤,但张汉亮觉得,岁月在秤杆打磨中逝去,但手艺却不能在打磨中消失。
制秤易学难精。从选材、刨杆、浸泡到打孔、钉秤花、校验及至最后的抛光上色,需要经历大大小小工序共三四十道,用行话说,做一杆秤需要几十道“手脚”;且一杆秤要钻上百个秤眼,制秤工艺的精密性可见一斑。
做秤杆首先要选好木料,最好的木料是红木,因为红木质地紧致不易吸水,长时间使用不会受潮。接下来进行的刨秤、钻眼、钻芯、包皮子、装刀口、打磨等工序,每一道都不能马虎,稍有闪失,都会直接影响到秤的准星。
刨秤杆是第一步,也是最难的,须用专门的工具将木头刨圆,两头一大一小,中间略粗。接着就是打眼,也就是定刻度,这是一个极为细致的过程,首先依杠杆原理定出秤的最高称重,并标上记号,以此记号为原点,再用等距圆规标出各个刻度。然后是钻花芯,那可是个细致的活儿,花芯钻得准,秤的计量标准才高。一把秤杆上有多少颗星便要钻多少个眼,等所有的花芯钻好后,将一段段的细铝丝插入眼中,再削断、锉平。经过这些工序,秤杆上便留下了一个个星点,这些星点将考验未来买卖的公平公正。
秤杆要光滑,还要刷好几遍漆,并打磨数次以上。等秤杆所有的工序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加秤钮和秤钩,然后把与之相匹配的秤盘和秤砣装上,一把秤就大功告成了。张汉亮做的秤,轻的可以称1到2斤,重的可以称300斤。
制秤业涉及社会商贸交易的公平,关系重大,因此业内尤其讲究做人的公正、诚信,最忌讳心术不正制作假秤。在传承上奉行“传男不传女”及“慎传外人”的行规,显示出人们对这一行业特殊性的认识。
秤是公平的象征,做秤最重要的也是一个“准”字,这也是做秤艺人始终保有的严谨态度。“昧良心的秤千万不能做”,这是张汉亮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其祖辈的嘱托。这一杆杆小小杆秤,不仅是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手工工艺,蕴藏着丰富精巧工艺技术,更是凝结了华夏儿女重诚信的高尚道德情操,至今仍然具有特殊的科学工艺和社会学研究价值,必然有未来存活发展的地位。
2015年,张家手工杆秤制作技艺入选湖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张汉亮因诚信制秤,被评为第五届浙江省道德模范。为传承这一非遗项目,吴兴区档案局联合宣传、文体等部门,多措并举合力将张汉亮手工杆秤制作技艺、诚信做人的优秀风貌发扬光大。